我的购物车

注册

中国经营报:李东生:TCL蓄势两大反攻

2017-01-02

过去的2016年,他又率领TCL集团进行两大反攻,一场是逆势投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线;一场是盘活TCL国内手机业务。前场将决定是否可以奠定华星光电全球面板领先地位,后场将决定是否可以改写TCL国内手机多年积弱局面。

  十年前,在接连遭遇两场跨国并购失利后,现任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以一篇《鹰的重生》为宣言,鼓舞士气,带领TCL集团浴火重生。

  目前TCL集团进入到它而立年后的第三次转型重要阶段,年近六旬的李东生继续奋斗在第一线。过去的2016年,他又率领TCL集团进行两大反攻,一场是逆势投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线;一场是盘活TCL国内手机业务。

  这两场反攻,依托TCL集团第三次转型战略而起,前场将决定是否可以奠定华星光电全球面板领先地位,后场将决定是否可以改写TCL国内手机多年积弱局面。

  逆势反攻

  十年前还在为彩电以及手机两场国际化并购疲于奔命时,李东生仍不忘思索,如何构建企业的长远竞争力。在李东生的眼中,企业的强大不应只体现在产业下游品牌、市场、渠道和销售能力上,同时也应延伸至产业上游的核心技术掌控力上。

  为此,2009年,李东生联合多方力量,大胆组建华星光电,正式启动面板项目。时至今日,在彩电领域,国内还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像TCL集团这样,同时具备“面板模组-整机品牌-国际化销售”体系的纵向整合能力。

  2016年8月份,李东生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上马总投资高达583亿元的G11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手笔面板生产线,也是全球最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该面板线主攻65寸等超大尺寸液晶面板,预计将于2017年9月量产。

  G11面板线上马消息一出,外界担忧,或会造成液晶面板产能过剩,原因是未来液晶面板技术统领地位或会被OLED撼动。

  2016年8月份,李东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近年来,液晶电视一直向着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全球市场已经看到了主流电视尺寸的变化,对大尺寸电视机的需求预计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近日,TCL集团方面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称,华星光电也在OLED和QLED方面积极跟踪储备,并在G11线中预留了相关技术路线的产能。 

  选择盘活国内手机业务,是李东生2016年启动的另外一场反攻。

  李东生曾引以为傲过,首批拿到手机执照的13家国产手机品牌中,10余年时间里,唯TCL手机硕果留存。根据IDC 2016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TCL通讯已跻身北美第四大移动终端制造商及全球前十大手机企业。

  TCL手机“经久不衰”,2004年TCL集团对法国老牌手机厂商阿尔卡特的收购功不可没。但业绩斐然的背后,暗藏两大隐忧,一是国内市场长期被边缘;二是海外手机整体竞争力不足,其中的功能机就占去半壁江山。

  为推动手机业务更大变革,TCL集团不惜在港股市场私有化TCL通讯。

  动力缘何产生

  目前TCL手机国内市场能否崛起,前途未卜。有外界人士对李东生的反攻举动给予积极评价。“整个手机市场步入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时代,这一时代周期会持续到2018年,这个时代带来的特点就是手机品牌呈现百花齐放之态,谁家都有机会。”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就这样认为。 

  李东生率领的这两场反攻,一定程度上被外界视作是TCL集团在提速转型。 

  2014年,TCL集团继海尔、美的、格力之后营收跻身千亿帝国。在家电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律是,几乎所有跨过千亿的家电厂商都难逃“千亿元魔咒”。尽管TCL集团2015年营收仍保持千亿元水平,但增速有所放缓。

  TCL集团目前深处的大环境更加复杂。过去30年,依托人口和市场红利,国内的家电企业缔造了一个辉煌盛世时代。但随着这样的红利消失,整个家电行业发展日益面临薄利危机挑战。在互联网大潮的席卷下,整个家电行业的盈利模式又重新被解构。

  向来有强烈危机感的李东生,已预感到这种风云突变。2015年10月,李东生在鹰旅戈行复盘大会上讲话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一旦市场形势发生转变,就会感到压力倍增。“况且面对全球的产业竞争,包括我们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追赶者。我们必须比对手跑得更快,比全球标杆企业跑得更快,才有可能缩小差距,乃至赶超。”

  未雨绸缪,早从2014年开始,TCL集团就启动了创立30多年来的第三次重要转型。TCL集团提出了“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 战略转型,并将产业结构调整为新的“7+3+1”结构,即七大产品业务领域、三大服务业务领域及创投及投资业务,共11个业务板块。

  TCL集团正要从一个工业集团公司扩展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综合性的实业集团。有市场人士认为,TCL集团多元化板块如何联动,并进一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仍是李东生要努力突破的方向。  


帮助中心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交易条款
电子发票
服务支持
售后服务
自助服务
进度查询
视频教程
客户服务
内购平台
企业采购
经销商之家
十分到家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博
授权体验店
合作加盟
应用服务
雷鸟
欢网
金融
教育
全球播
T商智云
微信商城
TCL APP 商城

4008-123456

(24小时在线,仅收市话费)

24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