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李东生微信
下午,在TCL华星光电参加“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节目录制,与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学院院长苏勇教授以TCL为案例,就企业的国际化、管理变革、战略转型等话题进行交流。
“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是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与上海第一财经联合开展的一个访谈项目,将以电视专题片和人物专著研究丛书等形式于今年底面世。
国际化
在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我就认为中国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是我们当年进行跨国并购的大背景。我和苏教授一起回顾了TCL国际化的成败得失,并以此为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历程中应如何融合当地文化,如何适应当地法律法规等管理问题。
除了宏大叙事,我们还聊到当年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我竟然一年内从航空公司的国际普卡升到最高级别的钻石卡。
管理变革
我们以TCL曾经出现的“诸侯文化”为例,聊到初创期企业的管理特点是充分授权,鼓励担当,敢于创新、敢于试错。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往往就容易出现“诸侯文化”的不良反应,这时候企业就必须要加强规范管理,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规则,把“诸侯文化”变成企业家精神。如何理解、激发大家的企业家精神,我和苏教授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战略转型
苏教授在访谈前做过一次微调研。结果显示,TCL品牌在90后中的影响力不是很高。这点我也有同感。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TCL在当前年轻人中的影响力确实比十几二十年前要有所弱化。对此我们需要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并嵌入各种应用服务,让更多90后喜欢用TCL产品。
这也是我们进行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战略转型重要目的之一。我向苏教授介绍了TCL“双+”转型进展,苏教授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与建议 。
我们还聊到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应对。我同意中国经济已进入“L型”的判断。但企业只要坚持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能在这轮优胜劣汰的大调整中胜出。
第一财经节目组人员拍摄华星展厅
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文化必然会带上中国文化的烙印,TCL2006年的“延安行”和去年的“鹰旅戈行”都具有这一特点。
我和苏教授一起回顾了TCL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变化过程。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变成团队的行为习惯,而不仅仅是挂在墙上。
“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计划用5年时间,对50位中国杰出企业家及其所在企业高管进行深入的电视访谈和总结,将中国企业家的优秀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和提炼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更多及时了解TCL集团信息,欢迎添加“李东生”微信号,还有东哥福利等你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