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样一则消息,一位身患残疾的女教师,八年如一日地跪着给学生讲课。看到这样的信息,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名教师肃然起敬,但同时也会想知道是怎样一种信念让她坚持至今……
八年如一日,跪着上课的女老师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陶冉摄
双腿疼痛跪在讲台前的长条板凳上为孩子上课,这是安徽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女教师李元芳的常态。
在三尺讲台,在这块略显“贫瘠”的村办小学里,李元芳默默撒播着阳光与希望,滋润着这些农村的“花朵”。
对生活,不服输
今年42岁的李元芳出生在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农村一个教师家庭,3岁时不幸身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严重萎缩。不服输的李元芳刻苦学习考取了大学,1998年毕业后她回到淮河岸边家乡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当了老师。
18年来,她依靠拐杖支撑身体,踱移在讲台两侧。最早她还是用双拐支撑行走,但是为了教学需要,她放弃了双拐,学会了使用单拐。写粉笔字的时候,她靠着拐杖和黑板的支撑,工整地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书写。
为何坚持跪着?
她每天要上四节课,每节课40分钟,还要负责一个小时的自习,一天差不多要站四个小时。
四个小时,对平常人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拄着拐杖的李元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2008年以来,由于长时间拄着拐杖站立教学造成脊柱侧弯严重变形。
她本来可以坐着教学,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为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在讲台旁边放了一个长板凳,每次疼得受不了,就单腿或双腿跪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缓解腰腿疼痛。就这样,她跪了整整8年。
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坐着上课时,她总会说:“如果坐着,学生就看不到我了。而且起来会比较费劲,还是跪着方便些。”
“我不在,孩子怎么办?”
长期的站立让原本腿脚不便的李老师脊柱变形更严重,天气一变化,腰和腿就疼痛难忍。当医生把病历和假条递给李老师建议她请假休息时,她不愿意,她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
教书重在育人,村办小学留守儿童多,孩子差异性很大。李元芳在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她总能想出各种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着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下课后的元芳不忘与学生互动
她虽然跪着
却比很多人都还要高
面对已经严重变形的脊柱,她把病痛的折磨深深隐藏在心底。每天只要走进那所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站在三尺讲台前,她的脸上马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
她说:“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哪怕我只是一个石子,我也要当一个快乐的小石子,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幸福人生的成长之路!”
清晨,丈夫和孩子送李元芳去学校的路上
我们还欠乡村教师怎样的”关心“?
有人说李元芳是不幸的,因为她的腿让她行走不便;也有人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爱她的丈夫,有健康活泼的孩子,有坚定的信念。不管怎样,李元芳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从另一方面看,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目前中国的乡村教师数量高达300多万,是不是每个在”艰难中行走“的乡村教师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又有谁在问津?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但目前中国的乡村儿童有4千多万,如果没有乡村教师们的力量,教育大众化岂不是天方夜谭?
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国内乡村教育普遍面临着以下几大难题:
1.大量优秀的乡村教师流失
2.农村教师发展空间相对较比小
3.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4.乡村教师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5.基础设施跟不上
据悉,很多乡村教师都面临着工资只够勉强过活的难题。这也是导致部分优秀教师,尤其是中青年优秀教师不得不离开农村的原因。而农村教师的持续流失与匮乏必然导致教学水平下降,教学水平下降必然导致学生减少,学生的减少又必然导致农村学校的萎缩,由此形成农村学校的恶性循环。
虽然我们都在提倡乡村教育的普及化,但事实证明,社会各界对于乡村教育的关注力度远远不够。如果要真正地提高乡村的教学水平,首先要从提高乡村教师的生存条件入手。
对于乡村教师的贡献精神我们不仅要歌颂,更要拿出实际行动。我们呼吁各界相关机关、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进来。更多地去关注乡村教师的现状,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生活及职业发展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通过优化乡村教师的福利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这个行列。
TCL希望工程烛光奖
TCL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TCL希望工程烛光奖”,项目计划五年投入2500万元,用于表彰和鼓励坚守在一线爱岗敬业、严守师道的优秀乡村教师。从而改善乡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
更多及时了解TCL集团信息,欢迎添加“李东生”微信号,还有东哥福利等你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