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如此说到,而最近几年,两会会场上代表们的建议亮点也颇多。
企业家代表议热点
今年的“两会”禁绝了去年很风光的自拍杆,看似格外严肃,实则不然。小细节有大政治,代表委员是过来履职不是走台的。参与政治的本分,好好开会与认真履职,这已经成为一年一度中国政治大事件的主旋律。
在代表委员中,企业家群体是颇为值得关注。每年两会这一群体都会提出一些切合当下而又有见的建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企业家们也直接地代表所在行业向政府鼓与呼。
雷军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修订《公司法》和发展农村互联网的建议。而去年只有两个建议的马化腾,今年一口气提出五个建议,分别是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的建议;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关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建议;关于全面构建我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安全体系的建议;关于以创新为驱动,促进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建议。
人大代表李东生:为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业代言
马化腾、李彦宏等互联网大咖将目光聚焦于虚拟经济,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则选择了为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业代言。
3月5日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两会报道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李东生作为广东团代表,为制造业代言:“建议进一步拓展工业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股权资本融资渠道,对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开发和制造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项目融资,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只要法无禁止,就应该给予支持。”
3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两会报道
在3月7日播出的《新闻联播》中,李东生提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服务业已经占半壁江山,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体现”。
作为传统制造业走出来的老大哥,李东生同样强调虚实结合,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能力,是企业发展必须培育壮大的新动能。“中国制造+互联网”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3月5日央视《中国新闻》播出对李东生专访
而在此前的在3月5日央视《中国新闻》节目中,李东生则对“中国制造2025”做出了展望,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智能化制造的技术未来将大量被应用,将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制造工艺的精度和水平,使中国的产品更加有竞争力。”
近年经济基本面正处在调整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严峻程度,超出预期。这种调整的压力最先传导就是实体经济。“坏消息是企业经营很艰难;好消息是大家都很难,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都面临挑战”,身在实体经济一线的李东生如是说。
有压力就要有调整,这种诉求也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了出来。今年李东生带来的两项建议都与实体经济发展有关,分别是关于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的建议和关于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建议。前者意在扩大国内消费,惠及国内企业号产品。后者则通过为企业减负,来支持实体经济。
李东生的发言与自己所在的制造业息息相关。他在发言者中提到,“只有强身健体,花大力气提升四项核心能力,才能实现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李东上在两会媒体见面会上提到,“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要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大幅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企业来讲,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TCL要提高四项核心能力建设,所谓四项核心能力,一是产品技术能力,二是工业能力,三是全球品牌和渠道能力,四是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能力。
“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热议
从李东生的建议准备过程来看,代表们对提出的建议还是十分用心。企业家代表委员履职的审慎与责任感,不提不靠谱的建议,不做无准备的参政议政。这也与TCL集团惟精惟一的企业精神如出一辙。
“从企业的平均竞争能力来讲,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李东生相信,“未来,整个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看来,也许10年也许15年,在大部分产业中,中国企业的综合能力将跟国际一流企业不相上下。”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们看来,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量”上,如今强调的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制造也拥有高品质的形象。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以李东生为代表的企业家,带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共同助力 “中国制造2025”战略迎风启航,以惟精惟一的企业精神,让“制、智、质”成为中国名片。
更多及时了解TCL集团信息,欢迎添加“李东生”微信号,还有东哥福利等你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