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彭心冬
2015年5月6日,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考察科天
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考察科天
科天Demo区
科天虚拟前台
在集团“双+”战略引领下,作为转型前锋中唯一的“混血儿”,由TCL与思科(Cisco)共同投资成立的广州科天智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让外界充满遐想。在信息化进入云时代,多方视频通讯协作服务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改变现代企业的沟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开辟全新服务体验。这项立足于用户需求,以互联、智能制胜的服务型产品曾在近十年里通过了美国市场的考验,产生不可估量的附加价值。为中国市场提供这项服务是科天下的第一步棋。
科天成立于2014年12月12日,致力搭建一套公有商用云服务平台。目前公司有员工67人,预计今年内将达至百人阵容。
广州市为新兴产业大开绿灯。从办公地点确定到完成商业注册,科天只用了一个月时间。科天的办公大楼有15层,位于广州科学城。同样在这片高新科技园区里的还有三星研究院,与科天相毗邻。
当电梯抵达八楼办公区,迎面而来的“虚拟前台”用甜美嗓音远程引导您左转进入会客区。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曾对此大赞“够正式!”。
进入会客区,在左侧DEMO体验区里,近20款结合TCL硬件与思科技术的产品构造出一个跨越空间,终端互联的即时会面“任意门”。只要点击专属账号进入系统,会议现场摄像头便会自动对焦跟踪演讲者。视频画质清晰,网络服务顺畅,线上互动形式多样,除了视频外还支持PPT、动画、投影等展现形式。7月14日,这项视频云技术首次运用在TCL集团中期行业形势分析交流会上。全国100个TCL分支机构零时差地通过各终端参与到会议中来。实际上,这扇互联网“任意门”不仅可以开启“无需设身处地,恰似身临其境”的会议服务,还能孵化出多种即时互联项目,在维修服务、便捷医疗、在线培训等领域上打开用户的心门。
“混血儿”的转型使命
科天的“科”指思科,“天”意指TCL,属TCL集团控股的合资公司。总经理刘征宇认为,在TCL转型中,科天承担着在非传统硬件B2C市场上开拓B2B服务的使命,聚焦让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融为一体。
总经理刘征宇是一位加拿大华人,拥有高学历与丰富国际履历。40年里,他从无线电厂学徒到大学学生、教师,此后留学海外,取得通讯硕士学位,曾履职加拿大最大的通讯企业北电网络(Nortel),他曾担任黑莓中国区董事长、总经理。
对于在海外市场驰骋多年的刘征宇而言,科天最打动他的是这个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成就个人事业梦想。科天第一个协作协同工作项目是提供多方视频通讯解决方案。这是基于因特网SaaS(软件即服务),以实时分享PPT,桌面,视频等多功能电话会议为主要形式,在不同领域衍生出沟通解决方案的项目。这项技术应用曾引爆一个产业契机。2007年,思科以32亿美元收购WebEx,此款软件产品在2014年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年收入逾10亿美金。
近年来,TCL加快产品“双+”战略步伐,而思科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也面临挑战。在TCL和思科的鼎力支持下,刘征宇对科天在中国市场上的定位却愈加独立、清晰。他意识到TCL与思科“在各自新的领域都有需要突破的事情”,于是对业务运作上的“拿来主义”非常警惕。科天将注重集合两家母公司的优势,扬长避短。“TCL熟悉中国市场,使科天产品在本地的渠道、价格、形态比思科更灵活,有助于科天为中国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但是,科天在自行开发优势平台的同时,也不会停止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本地应用。”
两到三年内做到国内老大
随着项目数据中心在中国落地,科天下半年将开启全国性服务。除了能为大中小企业、政府作多媒体视频协作会议外,还能结合TCL产品,将软件服务嵌入电视机、手机、Pad等终端,为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互联网金融、技术应急服务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譬如,当客户遇到彩电故障时,可以由工程师即时远程调配,服务速度,用户体验将比电话报修上门维修更好。
此外,在工业4.0趋势下,科天将增设产品自动化功能,聚焦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在硬件对接的同时,科天也为TCL其他云服务项目积累运营经验。
刘征宇将业务拓展客户分为行业性、技术性、销售型三种类型,不仅寻求有多方互联需求的客户,也注重与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客户合作。看着办公室窗外的三星研究院,刘征宇笑道,“如果三星、苹果、华为等在中国可以承载我们的软件和服务,科天也可以和他们开创业务。”
软件服务面临着以亿万计的用户市场,刘征宇表示,科天要以项目孵化产业,实现万物互联,在两到三年内做到国内老大。
由Call Center引发的人才构想
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刘征宇不喜欢别人称呼他“刘总”,希望大家喊他“Charles”。Charles喜欢员工把上班当成事业,把攻克难关当成乐趣。他还认为,互联网时代,有价值的信息在百度、Google,甚至是对手官网里。为此,他对内开放网络,只要信息有利,员工上班期间可以相对自由地浏览网页。
国外多年的从业经验给刘征宇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决定”。在工作汇报中,他更关心“是什么让员工作出如此决定”,对员工的要求是“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有自己的决定权”。
这些用人思路来自国外的Call Center(呼叫中心)。刘征宇感慨,遇到用户投诉,国外一个接线员都能代表公司作出决定来弥补过失,而不是在部门之间“踢皮球”。“对用户来说,每一位接线员都代表公司,你的作用就是解决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得让用户相信你能解决。”
科天以市场为主导铺设组织架构,依项目找职能人才,实行项目组长责制。由项目组长组织资源,分配任务,对项目拍板,降低内部沟通成本。
新兴产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刘征宇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而是站在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市场需要谁,我就引进谁”。转型人才需要了解企业与市场,有突破性的概念与想法,敢于打破传统企业的惯性思维、老框框,让想法“落地”。“唯有想法落地,才能实现高价值”,刘征宇强调道。
科天人员大部分有海外从业背景,以70末、80后居多。当谈及与年轻团队合作是否有代沟时,刘征宇耍起了西方幽默,“能看到同一片云为什么会有代沟呢?”